11月20日,英国学生办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公布了截止到2025年秋天入学英国大学的学生数据,并以此更新了今年5月OfS对未来英国大学的发展状况的预估。
数据中令人饶有兴致的一点的,原本预计在今年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中会出现下滑的部分大学不仅没有真正地下滑,反而逆势呈现了大幅的增长,而硕士阶段的招生却与预测相悖,呈现了出乎意料的下滑。
根据OfS最细发布的报告书,可以总结2025年英国大学的总体入学情况有以下几个要点:
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在2025年通过UCAS录取的学生人数同比2024年增长了3.1%,不过该数据仍略低于此前预测的4.1%增长率。
英国本科阶段的入学人数总体增长主要是由大型研究密集型院校和中型院校的入学人数增长推动的,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出现了入学人数的缩减。也有部分院校出现了极大幅度的增长,但这部分院校并不依赖UCAS系统来录取学生,整体招收的学生数量较少。
根据内政部(Home Office)的数据显示,国际生的招生规模已经从2024年的签证政策更新导致的大幅缩减回归至了以往的水平。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9月前,英国签发的CAS数量增加了6.3%,不给整体还是略低于此前预估的8.6%。
无论是在总体财务状况还是在学生招生方面,英国大学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如果不采取缓解措施,124所院校将在 2025-26 年将面临赤字。
各类型的英国大学之间,国际生的招生情况差异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大型的研究密集型院校发放的CAS数量在硕士阶段减少了7%,其中发放给中国学生的CAS减少了11.6%,这被认为是总体发放CAS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而其他所有类型的院校则在国际生的招生方面都表现出了增长的趋势。
(一)本科申请:名校扩招成主流
本科阶段入学人数增长主要由大型研究密集型院校和中型院校推动,这类院校包括 G5、王曼华等高分名校(OfS 定义:合格收入超 2 亿英镑,且自主研发收益占比超 30%)。
数据显示,大型研究密集型院校本科国际生 CAS 发放量同比增长 6.3%,远超 3.8% 的预测值;而英国本土本科生录取更是暴增 9.9%,与原计划的 1.7% 缩减形成鲜明反差。
(二)硕士申请:名校收缩,中小院校扩招
与本科趋势相反,大型研究密集型院校硕士阶段 CAS 发放量同比减少 7.0%,其中中国学生 CAS 数量降幅达 11.6%,成为整体下滑的主要原因。
反观其他类型院校,大型授课密集型院校硕士 CAS 增长 12.0%,中型院校增长 18.6%,小型院校更是飙升 30.1%,专门院校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而其他中小型院校,以及包括伦艺、伦敦商学院在内的专门院校都表现出了比预测要更好的CAS发放结果。
纵观整个2025年,对于国际生来说,这些高分院校的本科申请变容易了,而硕士申请却变难了。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们再来结合英国本土学生的招生情况综合地来看一下:
英国教育服务局(OfS)最新财务可持续性报告,模拟了 2025 年秋季招聘数据的影响——该数据显示,2025/26 年度,与行业预测相比,年学费收入可能净减少 4.378 亿英镑,英国大学的整体财政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OfS 的测算显示:
约 45% 的英格兰高校可能在 2025/26 学年出现财政赤字——124 所院校或将“入不敷出”,远高于此前预测的 96 所。
45 所高校的流动资金不足 30 天,即“现金过冬”能力高度紧张。
新政策中备受关注的 国际学生费用税(International Student Levy) 不在此次模型测算范围内——也就意味着,这份报告呈现的情况已经偏悲观,而现实可能比这更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对绝大多数留学生限制携带家属的规定,让 2024 年的签证申请量出现大幅下滑。今年秋季开学前,CAS 发放量虽回升了 6.4%,但整体签证数量仍远低于 2023 年水平。
不过,OfS 也在报告中给出一个小小的亮点,即 2025 年开始本地学生学费将跟随通胀小幅上调。这意味着一些学校的赤字比例可能在 2026/27 年回落至约 41%。
英国大学政策界普遍担心,如果国际生费用税最终由学校转嫁给学生,那么海外学生的学费可能再次上涨,进一步影响招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英国大学整体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财政危机时,高分段院校选择的策略是扩大本科阶段的招生,通过大量吸取本科申请池内的学生,来补充自身的运营资金,因此也导致了其他各类院校在本科阶段的招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减,需要扩充硕士阶段的招生。
另外,也可以发现在步入新的阶段后,英国高分段院校更偏爱从本科阶段开始就培养有学术潜力的学生,而不是“接盘”硕士阶段再入学的学生。
上篇
雅思考试费时隔36年首次大降价!1-3月考位已开放! 下篇
英国政府宣布投资数十亿英镑支持人工智能发展